养猪人必看,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致富 猪品种 猪病诊断 猪场设备 政府政策 市场分析 养猪行情

养猪人必看_今日生猪价格_2022年生猪价格行情预测_猪价格今日猪价_生猪价格网

热门关键词: 今日生猪价格  as  党章  王祥喜  
母猪 | 大白 | 长白 | 二元 | 杜洛克 | 排行榜 | 猪病用药 | 棉粕价格 | 菜粕价格 | 氨基酸价格 | 蛋氨酸价格 | 赖氨酸价格 | 生活

完全抛弃散养不可取 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

来源:观察者 www.yangji120.com 发布时间:2019-10-14

  八月份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快速上涨,这与全国各地生猪存栏量尤其低直接相关,从而浮现供小于求,供求矛盾凸显。而生猪存栏量低是由三个缘故引起:一非洲猪瘟是造成存栏量突降的直接缘故;二农村生猪禁养是造成存栏量减少的主要缘故;三在上述两个条件的前提下,生猪的生产周期是存栏不足的客观缘故。

  总之,这次由非洲猪瘟直接引起的猪肉市场的大幅度波动现象,与养猪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尤其是采取激进的农村生猪禁养政策,破坏了以某村为代表的农村养猪业作为稳定器的作用。面对生猪与猪肉市场失灵现状,环绕着稳定猪价和生猪生产,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各种措施。

  8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断定五项具体措施,其中两条就是请求各地废除超出法律发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建议》指出要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增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其中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要踊跃带动中小养猪场(户)发展。

  紧继而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紧急出台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政策与文件,助力生猪生产与猪价稳定。可见政府意识到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尽善市场,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另一方面赋予农村养猪户生存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作为激进的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农村禁养政策是存在问题的:

  一是忽视中国的基本实际。根据2018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添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农村常住人口占6亿左右,这些人口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老年人为主的小农群体,二是是以中青年为主的中农群体。

  这两类人群是农村养猪业的主体,形成了以散养与中小型规模并存的家庭农场养猪模式。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料报告》预计未来我国养猪产业,大型和超大型养猪企业占30%,中小型的家庭农场和养猪大户占70%。实际上,从80年代企业陷入养猪业开始,养猪的规模化得以开启。从人力劳动到机械化养殖,从散养到专业化养殖,生产效率提高,规模化养猪占比越来越高,其中大型企业生猪出栏逐渐提升。

  然而根据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与实际,与“三农”有机结合的农村养猪业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与现实性,从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养猪业的有机衔接。

  种养结合的生猪生产模式,既有助于农业去过密化,同时吸纳中农群体。一方面能够满意乡村猪肉市场的需求,使得农村作为猪肉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与功能能够潞傍保持,避免浮现社会性恐慌;另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基层秩序。作为养猪业的中农群体,通过养殖获得不低于打工的收入,成为乡村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从而有助实现乡村管理的现代化。

  二是政策制定过程采取排斥散养与中小型规模养殖。政策更多的作用在于规范与引导,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不是限制与禁止,从而破坏农户养殖的踊跃性。

  其排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惠农政策中更偏向于企业与大型养猪场。惠农政策更多是通过补贴的形式体现。根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补贴政策主要分为五个:良种补贴政策,范围限定在天津、河北等省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范围更是限定符合中央标准的调出大县;标准化养殖项目,范围限定生猪主产区;生猪育种补贴,范围是国家核心育种场;生猪养殖保险政策,没有具体限定。

  即使在具体补贴上,逐渐从能繁母猪300头以上或生猪存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散养户等倾斜,但数量有限,主要是疫苗补贴,养猪良种补贴、生猪扑杀补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等底线补贴,而相关的贷款、奖励、保险等方面几乎处于空白,即使政策有,也没有相关的动力基础。可见中小型养猪场和养猪大户的劣势地位,其发展更多的依赖自身的资金与资源、依赖自身发明市场,“我们规模小,补贴少,贷款也比较难,银行不愿意贷”。

  二是农村禁养政策强制推行。通过环保、强制升级等政策形式,甚至部分地区限制养猪业的情况,如某省某市共划定148个禁养区,总面积2211.8平方公里。畜禽养殖禁养区内共准备关闭搬迁规模养殖场区126家、养殖专业户969家,已关闭搬迁养殖场120家、专业户938家,尽成任务进度的96.6%。这种以行政主导的方式,是激进的,不合理的。

  一方面极大的增添养猪户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无形中的扩大市场风险。农民的理性受到抑制,主体性未得到尊重,严重打击养猪的踊跃性。从目前看,农村养猪业虽然存在专业化不足,环境污染、病害传播等问题,然而政策并不在禁止,而是引导转型升级,从而能够符合中国目前发展的生猪与猪肉需求和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生猪与猪肉市场的剧烈波动赠予我们的启示:惟独结合中国基本实际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政策,才干真正的推动养猪业的转型升级,否则不仅会造成养猪市场的动荡,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忽视中国基本实际,是违抗中国发展基本前提的,违抗中国“稳中有进”的发展基调。

  对于养猪业而言,脱离“三农”实际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不断定性和不稳定性,危害中国长远发展目标;另一方面采取激进的措施,揠苗助长,极易消解了中国农村养猪业作为中国养猪业现代化的稳定器的作用,不利于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食品安全需求。

  总之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专业化、规模化与机械化的现代化道路,既需要政府的长期规划与有效引导,也需要市场客观需要,同时也要尊重农户的理性选择和主动适应。

全国猪价

相关推荐

“破解猪肉价格困局要在政策上下功夫”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CPI环比上涨0.1%,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9.4%,涨幅比上月扩大4.0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为何下不来?如何平稳落地?广州市政协常委、广东省新阶联副会长曹志伟接受采访时,就...

2022-11-23

腌腊旺季或迎来散养户出栏高峰!专家:今年猪价已见顶!

腌腊季临近 或迎来散养户出栏高峰!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上周的平均价格为34.36元/公斤,与前一周的35.21元/公斤对比,下降2.4%。 从生猪价格来看,加上上周已连续三周有所回落。 方正中期期货认为,近期国内疫情依然时有...

2022-11-15

后市影响猪价的两个不确定因素:政策和需求

需求端来看,毫无疑问,在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今年的猪肉需求整体还是偏弱的。当然,接下来是需求旺季,而且进入10月份至年底整体需求就是一个渐渐明显提高的过程,特别是11-12月份的腌腊季,以及年底备货旺季,猪肉需求...

2022-10-27

政策助力 本轮涨价1.5稳了

从昨日山东企业价格调整来看,补涨得更明显了,但依旧并未继续向上突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挂牌价在2800-2900元/吨之间,这样的价格依旧难以吸引到货,原因很简单,目前基层养殖户们也在积极的收购,同比价格更高一些...

2022-10-25

政策亮“底牌” 国内粮价迎来新时代

山东到货量逼近800进入尴尬的跌多涨少,部分企业下跌的速度确实挺吓人,不过目前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较为单一,多关心下企业门前的到货情况大致率可以以免被一些企业“收割”,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期货市场上涨,国内多地...

2022-10-13

政策调控在猪价上涨窗口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7月初生猪价格出现异样快速上涨,立刻国家发改委约谈各大猪企和屠企要求积极出栏禁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当时生猪价格是逼近24元/公斤的,但随着国家的出手调控猪价从高回落并且震荡调整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但在8月底...

2022-10-06

猪价继续上行 政策调控风险不容忽略!

本轮生猪价格再次冲高而且能够冲破24元/公斤的高点,主要原因还在需求端的不断恢复提振,因为供应端现阶段来说还是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的。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立秋之后,需求端开始触底回升,进入9月份上了一...

2022-10-06

Mysteel解读:政策频频调控 节后猪价走势如何

【导语】进入9月份国内生猪市场政策性调控频频发力,行业强预期不断扭转。强现实弱预期在期货市场表现淋漓完致,2301期货主力合约收盘由20日的22745元/吨连续下跌至26日的21795元/吨。那么近日随国庆假期临近生猪价格支...

2022-09-29

接下来猪市的概况:生猪出栏量下滑但供给又充分 消费回暖 政策市

从供给端来看,现在能繁母猪依旧处于绿色区间,而生猪存栏也在高位,所以总体上说供给是处于合理充分区间的。但是2021年7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开始调减至2022年4月份,按照这个情况来看,今年下半年总体生猪出栏量应该还...

2022-09-22

中央定调:秋收粮价最新政策!玉米、大豆、水稻能否涨价?

2022年现在已经来到9月下旬,随着10月份的日益临近,秋收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对于我们种地的农民来说,在今年大家面临到的挑战真的非常多。客观地讲,在“天公不作美”的情况下,很多地区的粮食生产面临到了新的风险。而...

2022-09-19
点击查看 市场分析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