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猪养殖利润的超预期,我们也显然能够感觉到养殖过热的迹象。政府相关部分也一再提醒养殖户要提高风险意识,理性补栏,不能盲目扩大生产。适时出栏、适度博弈。从昨天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来看,我们暂时不用生怕大量进口猪肉的冲击。同时,也未能嗅到政府有打压猪价的意愿。不过我们倒是能够清晰的看到,目前政府将更多的从信息和服务层面指导猪市。主要有落实好各项搀扶政策,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加强疫病防控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多项措施。 |
随着生猪养殖利润的超预期,我们也显然能够感觉到养殖过热的迹象。政府相关部分也一再提醒养殖户要提高风险意识,理性补栏,不能盲目扩大生产。适时出栏、适度博弈。从昨天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来看,我们暂时不用生怕大量进口猪肉的冲击。同时,也未能嗅到政府有打压猪价的意愿。不过我们倒是能够清晰的看到,目前政府将更多的从信息和服务层面指导猪市。主要有落实好各项搀扶政策,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加强疫病防控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多项措施。 |
安徽 | | | 北京 | | | 重庆 | | | 福建 | | | 甘肃 | | | 广东 | | | 广西 | | | 贵州 | | | 海南 | | | 黑龙江 |
河北 | | | 河南 | | | 湖北 | | | 湖南 | | | 江苏 | | | 江西 | | | 吉林 | | | 辽宁 | | | 宁夏 | | | 陕西 |
山东 | | | 上海 | | | 山西 | | | 四川 | | | 天津 | | | 内蒙古 | | | 新疆 | | | 云南 | | | 浙江 |
国家发改委8月29日消息,自9月份开始分批次投放政府猪肉储备,这是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首次开展猪肉储备投放工作。 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会议指出,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
8月11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等单位支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简称石化联合会)主办的“2022年全球化肥市场论坛”在大连举办,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针对化肥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尿...
而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2022年第19周(即2022年5月9日-15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20.67元,环比上涨3.2%;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20.48元,环比涨1.7%,为连续4周上涨。...
农产品市场大而散,价格起伏不定,给产业发展带来困扰和损失,对经济社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追求的始终是可持续良性健康发展的状态,那么从国际、国内的经验来看,农产品市场调节不能完全依靠市场,也需要政府进行...
日前,为平抑“猪周期”,五部门联合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公布制度。通过统一权威的公布窗口,集中公布生猪全产业链的信息,指导生产主体合理调整产能,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平抑市场价格波动。 这对于平抑猪周期自然...
猪周期是指生猪生产和猪肉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价格周期性波动,一般,一轮完整的猪周期需历时3-4年。但是,猪周期对整个产业链带来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当猪价偏高时,导致“价高伤民”;当价格偏低时,养殖端亏损又会导致...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与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但是,如此大的生猪产业,却长期以来深受‘猪周期’困扰。...
昨晚,由于屠宰企业亏损严重,加上销售减量,终于扛不住了,开始压价。今天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压价基本上失败。...
按照以前的情形,我们一直在高喊要把市场还给市场,政府做好服务作用就好了。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应不应该已经是其次,重要的是现在的市场非常需要调控。...
为了稳价保供,国家是通过鼓励生猪生产、增加肉类投放和加大进口三大举措提升了供给,可以说这套组合拳打得及时,打得漂亮,产能确实回升了,供给确实增加了,猪价确实稳住了。...
最新文章 |
都在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