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部分地区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水稻整体生长。但自4月以来,部分地区持续降雨,日照不足,早稻生育期略有推迟。目前,一些地区早稻已先后进入孕穗期,华南早稻已先后进入抽穗灌浆期,这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一些地区的气候特点,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促进平衡生长,对应对高温、洪涝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益处。那么早稻该如何做好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呢? 给幼苗施肥以加速生长过程 在幼苗肥料管理方面做得好,才能使它们主要集中在全穗和大穗上。对于生长良好的I、II类苗木,应重点施用穗粒肥,主要是保花肥,并在最后两叶期施肥,防止小穗退化,促进分叶和成穗。对晚播、晚播、生长不良的三种苗木,应施用一次性分叶保护肥,促进平衡生长。对于人口较少的田间,可在提前拔出倒三叶草的情况下施肥,并将促花与护花相结合。同时,根据田间生长情况,施用氮钾肥,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一般每亩施氮肥3-5kg,钾肥3-5kg。在后期,用颗粒肥料补充幼苗。一般每亩喷施1-2kg尿素或叶面肥,以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促进籽粒灌浆。 用水调节温度,加强用水管理 全面清理排灌沟渠,及时开沟排水,确保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水稻根茎健康强壮。抽穗开花期间,如遇35℃以上高温天气,应及时进行深水灌溉,保持田间4-5cm水层,有效降低穗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日灌、夜排的方式调节群体小气候,提高结实率。在灌浆和结果期,应保持田间干湿交替,以湿为主,提高土壤供氧能力,保持植物根系活力,达到养根护叶的目的。 加强监测,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目前是高温高湿天气,容易加重病虫害。各地要继续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以水稻稻瘟病、纹枯病两种虫害为重点,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大力推行专业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有效减少病虫害损失。南方早稻应防止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抓住时机喷洒杀菌药预防稻瘟病,并及时喷洒药物预防台风后白叶枯病和白条病。 及时收获,确保颗粒返回仓库 早稻在收获期间容易持续高温和暴雨,穗发芽的风险很高。各地要提前做好技术准备,及时抢收,大力推进秸秆粉碎装置联合收运机械化,提高收获效率。早稻通常在全穗后25天左右收获,此时整个穗失去绿色,90%的叶片变黄。提倡集中干燥以避免霉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