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必看,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养猪网 养鸡设备 鸡场设计图

养殖好项目,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养殖创业,养殖人必看

热门关键词: 今日生猪价格  as  党章  王祥喜  
母猪 | 大白 | 长白 | 二元 | 杜洛克 | 排行榜 | 猪病用药 | 棉粕价格 | 菜粕价格
| 氨基酸价格 | 蛋氨酸价格 | 赖氨酸价格

首页 > 农业知识 > 正文

大麦出来的是什么粮食,与小麦有什么区别

来源:农业知识 www.yangji120.com/nongye/ 发布时间:2021-05-10

我们在饮食上是离不开粗粮的,它的膳食纤维丰富,可以促进肠胃消化和吸收。那么,大麦经过处理后出来的是什么粮食呢?具体内容如下:

大麦出来的是什么粮食 与小麦有什么区别

大麦是什么粮食

大麦与燕麦、荞麦等都属于粗粮的一种,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大麦长什么样子,不清楚它经过处理后出来的粮食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大麦出来的食物就是大麦米,它在近几年越来越流行,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大麦米的外形颜色为黄棕色,形状是扁平状的,总的来说中间饱满、两边较扁,营养价值也非常高。除了将大麦经过脱壳、去皮等处理后变成大麦米食用外,它还可以做成麦芽、大麦粉、淀粉等食物,食用方法还是很多变的。

很多人将大麦与小麦混淆在一起,其实两者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别,大麦的籽粒是椭圆形的,外表被麸壳包裹着,而小麦的形状则偏扁平,呈椭圆形或是圆形。

大麦出来的是什么粮食 与小麦有什么区别

小编点评:

在饮食日益精细的今天,合理的食用粗粮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大麦就是受到大众欢迎的一种粗粮,它不仅口感好,营养也比较丰富。大麦经过处理后,就会得到大麦米,可以用来煮粥,或是磨成粉做面食等都是非常好的。需要注意的是,大麦虽然好,但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全国猪价

相关推荐

骡鸭能长多少斤,骡鸭是什么品种鸭

骡鸭养殖60日龄后体重可达3公斤以上,是较为优秀的肉用型鸭。具有耐粗易养、生活力强、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营养价值高、适合于填肥生产肥肝等特点。...

2022-11-14

畜牧法对养殖用地有何规定?适用的对象是什么?看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已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那 畜牧法对养殖用地有何规定?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呢?看详情如下: 一、畜牧法对养殖用地有...

2022-11-11

紫荆树是什么

紫荆树是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俗名满条红,产于中国,在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广东、云南、四川、湖北西部、辽宁南部等都有分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2022-11-11

2022年缅因猫多少钱一只?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品相怎么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人喜欢养宠物了,其中常见的是养狗、养猫等,而有的宠物价格很贵,且几乎有的都没听说过,比如近日出现价值23万缅因猫坠楼保姆被追责的事件,那 2022年缅因猫多少钱一只 ?优点和...

2022-11-09

稻田的特点是什么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稻田是指生长水稻的水田,那么稻田的特点是什么? 稻田的特点首先是非常平整,其次就是不容易渗漏。稻田泥土由于长期浸在水中,泥土...

2022-11-09

水貂和貂的区别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水貂和貂就是一种动物,其实不然,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科属区别:水貂又叫美洲水鼬,是美洲水鼬属中的一属;貂又叫貂鼠,是食肉目鼬科动物中的的一属。分布区域区别:水貂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貂分布在乌拉尔...

2022-11-09

玉米的表面是什么

玉米的表面是玉米须和玉米皮,玉米皮在植物学上叫雌穗苞叶,具有纤维长、拉力强、柔韧白洁的特点,是工艺编织品的理想原料。苞叶是指生在花下面的一种变态叶,具有保护花或果实的作用。...

2022-11-08

花生叶子发黄有锈点是什么原因

花生叶子发黄有锈点可能是得了锈病,造成原因有: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氮肥施用太多、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肥料未充分腐熟、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等。发病初期可用75%...

2022-11-08

牛奶玉米是什么品种

牛奶玉米是一个新品种,口感更甜,市场售卖价格较高。和水果玉米类似,主要是口味的区别,相较于传统的糯玉米会贵一些。个头比普通玉米略? I笪装咨?...

2022-11-08

海洋牧场是什么?和传统牧场相比有哪些好处?

近些年来,海洋牧场渐渐兴起,并渐渐在我国东部沿海很多地区推广。那么 海洋牧场是什么?和传统牧场对比有哪些好处? 一、海洋牧场是什么 海洋牧场是指在肯定海域内,选择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

2022-11-07
点击查看 农业知识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