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必看,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养猪网 养鸡设备 鸡场设计图

养殖好项目,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养殖创业,养殖人必看

热门关键词: 今日生猪价格  as  党章  王祥喜  
母猪 | 大白 | 长白 | 二元 | 杜洛克 | 排行榜 | 猪病用药 | 棉粕价格 | 菜粕价格
| 氨基酸价格 | 蛋氨酸价格 | 赖氨酸价格

首页 > 农业知识 > 正文

玉米苗移栽后几天施肥

来源:农业知识 www.yangji120.com/nongye/ 发布时间:2021-04-14

玉米是我国种子面积非常广泛的作物,那么玉米苗在移栽之后多少天开始施肥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玉米苗移栽后几天施肥

玉米苗移栽后几天施肥

一般玉米苗在移栽后15天左右可以施肥,因为此时幼苗基本都成活了,根系已经开始生长和伸长(一般长高到5-10厘米,叶片变宽和伸长)。此时施肥可以促进玉米幼苗的快速生长。施肥时要注意,距离根部15厘米,以免烧伤根部。

玉米苗移栽注意事项

地块选择

玉米苗期移栽应注意地块的选择,最好移栽于日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松软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移栽前应将土壤翻深,并在土壤中混入适当的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注意起苗

玉米插秧时还应注意出苗。在秧苗被培育的前一天,可以浇一次水,以避免对植物的伤害。育苗时应选用强壮的玉米苗。移栽后成活率较高,部分弱病苗应予以淘汰。

移栽时间

玉米苗期移栽应注意时间。一般在阴天或雨天移植效果较好。如果在晴天移栽,最好在晚上进行,而不要在光照太强的中午进行。否则,玉米秧苗移栽后容易枯萎,成活率较低。

及时浇水

秧苗移栽后,应及时浇水。此时需要立即给土壤浇水一次,使土壤处于略湿润状态,以便于玉米幼苗根系与土壤的接触。如果幼苗移植在雨天,不需要水,玉米幼苗可以正常维护后恢复增长。

全国猪价

相关推荐

玉米和红薯怎样套种植

玉米和红薯套种的话要以红薯为主,玉米为辅,可以充分利用高杆农作物和矮杆农作物的空间优势,增加透光性,提升产量。一般是以五行红薯套种一行玉米,复合带三米左右。...

2022-11-14

厩肥怎么施肥

厩肥施用看作物种类,如玉米、马铃薯、甘薯、棉花、麻类等可施用半腐熟的厩肥。厩肥施用看土壤性状,粪肥易分解,可施半腐熟厩肥,但砂质土保肥性差,所以每次用量不宜太多,并施得深些。对于粘重的土壤,应施用腐熟的...

2022-11-11

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按用途分可以分成粮用饲用品种、菜用品种(包括糯质型、甜质型、玉米笋型)、加工品种(甜玉米、玉米笋)、爆粒型品种(爆米花专用品种)等。按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可分成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甜质型、甜粉型...

2022-11-10

中地868玉米种介绍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在市面上的玉米种有很多,挑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下面为大家带来中地868玉米种介绍: 中地868玉米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花...

2022-11-09

玉米的表面是什么

玉米的表面是玉米须和玉米皮,玉米皮在植物学上叫雌穗苞叶,具有纤维长、拉力强、柔韧白洁的特点,是工艺编织品的理想原料。苞叶是指生在花下面的一种变态叶,具有保护花或果实的作用。...

2022-11-08

玉米打虫药什么时候打合适

玉米打虫药一般选择在5月下旬-6月初抽雄之前的早上或者傍,此时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可直接使用1.5%辛硫磷颗粒剂或克百威颗粒剂进行防治,喷药时尽量施在玉米心叶。...

2022-11-08

玉米打矮壮素有害处吗,玉米打矮壮素是高产还是减产

玉米合理使用矮壮素是没有害处的。在玉米长出8-10片全展叶的时候,适量喷施矮壮素能起到防止倒苗败苗、株健防倒、控长增蘖、增穗增产的作用。但如果使用矮壮素的时间太早,或者施用的浓度太高,就会导致玉米生长缓慢、...

2022-11-08

牛奶玉米是什么品种

牛奶玉米是一个新品种,口感更甜,市场售卖价格较高。和水果玉米类似,主要是口味的区别,相较于传统的糯玉米会贵一些。个头比普通玉米略? I笪装咨?...

2022-11-08

郁青392玉米品种介绍

我国玉米种类多样,每个地区适合种植的品种不一,那郁青392玉米品种介绍如何? 郁青392玉米是中晚熟品种,生长周期127-128天(春播)。其植株株型紧凑,株高约270-274cm,穗位94-100cm。长成之后,有20片叶,果穗呈筒形...

2022-11-05

稻田蟹能活几天

稻田蟹就是河蟹,也叫“螃蟹”或“毛蟹”,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河蟹是横行的。那稻田蟹能活几天呢? 稻田蟹通常指的淡水螃蟹,放在清水中只能存活4-5小时左右;如果有增氧设备可以存活3-5天的时间;冰箱冷藏可以存活...

2022-11-05
点击查看 农业知识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