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必看,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养猪网 养鸡设备 鸡场设计图

养殖好项目,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养殖创业,养殖人必看

热门关键词: 今日生猪价格  as  党章  王祥喜  
母猪 | 大白 | 长白 | 二元 | 杜洛克 | 排行榜 | 猪病用药 | 棉粕价格 | 菜粕价格
| 氨基酸价格 | 蛋氨酸价格 | 赖氨酸价格

首页 > 农业知识 > 正文

多肉白月影的养法

来源:农业知识 www.yangji120.com/nongye/ 发布时间:2019-09-20

白月影全名叫阿尔巴白月影。它的叶片匙形,比较肥厚,有短叶尖,莲座形态排列紧密。白月影整体比较包裹,十分可爱。那么多肉白月影的养法是怎样的呢?

美丽的多肉

一、土壤

养殖白月影多肉的土壤,要挑选细碎、透气性好的土壤,因为它的根系十分脆弱,适合的土壤能促进它的生长发育。白月影特别害怕涝害,所以土壤还应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保证它能健康生长。

二、光照

多肉白月影十分喜欢阳光,因此在养殖期间要让它多接受太阳光照,能加快它的生长速度,株型也会越来越紧凑、美观。在家中养殖的时候可以进行露养,以免出现光照不足的情况。

盆里的多肉

三、通风

在室内养殖还要注意通风,因为多肉白月影容易出现化水情况,特别是在比较炎热的夏季,如果室内通风不好,植株就容易出现黑腐化水的情况。室内养殖要多开窗。

四、浇水

日常浇水一定要适当,白月影具有一定耐旱性能,因此不需要太过频繁的浇水。但浇水就要把土壤浇透,如果温度太高,植株会生长变慢,这个时候需要减少浇水量,或直接断水。

养殖多肉白月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浇水的次数以及水量,如果浇水不当,很有可能让白月影失去它好看的颜色,变成一颗大白菜的模样。

全国猪价

相关推荐

多肉植物适合什么土壤生长

多肉植物也称“多浆植物”,全世界已知的多肉达一万余种,在分类上隶属100余科。那多肉植物适合什么土壤生长? 多肉植物适合排水性好、疏松、透气、肥沃、干净的土壤生长。盆栽多肉可以用肥沃园土、培养土、腐叶土、泥...

2022-09-14

多肉夏天多久浇一次水

放在室内的多肉植物,夏天每隔4-5天左右浇一次水,春秋季节每隔5-7天左右浇一次水,冬季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水。如果放在室外,需酌情浇水,土壤见干见湿即可。...

2022-07-29

多肉上色多久浇一次水

多肉浇水的频率可根据土的状态及品种来决定。一般土变干了,浇一次透水为宜,如果土没有干,则不需要浇水。如果养的植株比较喜水,可每1-2天浇一次水,如果养的植株比较喜干,可每10-15天浇一次水。另外,还要考虑季节...

2022-07-29

多肉是什么植物类型

多肉属于多肉植物这一大类,它的种类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共分为一百多科,常见的有仙人掌科、景天科等。不同科的多肉植物,生长习性也不一样,比如景天科的玉露系列喜欢阴凉环境,仙人掌科的喜欢充沛的阳光。多肉植...

2022-07-29

佛珠开花怎么授粉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的叶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也称“多浆植物”。那么,佛珠开花怎么授粉? 多肉植物开花了可先把母本的雄蕊摘除,然后把父本的花粉均匀洒在母本的雌蕊上...

2022-03-23

玉树小苗什么时候打顶

玉树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种,在生长阶段需要为其打顶。那玉树小苗什么时候打顶呢? 玉树小苗生长到十厘米的时候就可以打一次顶,能够让它失去顶端优势,生长的更加粗壮紧凑。打顶的方法非常的简单,直接把它的顶芽掐掉就可...

2022-03-22

黑姬玉露开花了怎么授粉

黑姬玉露是一种多肉植物,很好养殖,长到一定时间后就会开花,那黑姬玉露开花了怎么授粉? 黑姬玉露开花了要进行异株授粉,一般只有通过人工授粉才能结籽。授粉时把花瓣去掉,取下花粉涂抹到另一株花朵的柱头上,也可在...

2022-03-18

多肉植物好养吗,怎么养才爆盆,有哪些技巧

只要给多肉植物适合的环境,一般都会生长的非常好,但如果你想知道多肉怎么养才能更旺盛,更容易爆盆,就需要一些掌握小技巧才可以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让多肉爆盆的养护技巧 首先要选一个合适的花盆,花盆...

2022-02-28

多肉适合什么土壤种植

多肉属于高等植物,适应、繁殖能力很强,深受很多人的喜爱。那多肉适合什么土壤种植? 多肉适合疏松透气、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种植。盆栽多肉可用泥炭土+珍珠岩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置,然后上盆栽种。多肉要适当控水...

2022-02-24

多肉怎么摘心爆盆

多肉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品种非常多,在多地都有栽种。那多肉怎么摘心爆盆? 用消毒的剪刀,将多肉顶端全部修剪掉,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养护即可。适当摘心可以让多肉储存更多的营养成分,从而促进侧芽的...

2022-02-24
点击查看 农业知识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