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必看,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养猪网 养鸡设备 鸡场设计图

养殖好项目,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养殖创业,养殖人必看

热门关键词: 今日生猪价格  as  党章  王祥喜  
母猪 | 大白 | 长白 | 二元 | 杜洛克 | 排行榜 | 猪病用药 | 棉粕价格 | 菜粕价格
| 氨基酸价格 | 蛋氨酸价格 | 赖氨酸价格

首页 > 农业知识 > 正文

猪的天敌是什么动物

来源:农业知识 www.yangji120.com/nongye/ 发布时间:2019-09-06

猪主要分为家猪和野猪。一般猪的天敌有虎、狼、熊、豹、猞猁、猛禽等野生动物。

一、野猪介绍

野猪又叫山猪,不同地区的野猪也是完全不同的,不如说欧洲野猪与亚洲野猪就完全不同,其中的差距就不详细解说了,大家可以网上了解一下,大家现在每天都会吃的猪肉,这些都是家养的猪,其实野猪算是家猪的祖先吧,家猪就是通过人类将野猪驯养出来的物种,可叹人类的伟大,你别看现在的家猪养的是又肥又大,成长的速度惊人,而野猪却恰恰相反,野猪的成长的速度非常的缓慢。

二、猪为什么是蛇的天敌呢?

猪是蛇的天敌,首先猪是由野猪进化而来的,而野猪的胆子不仅很大,而且野性很足,它们在野外的时候,就会吃蛇,就算是毒蛇,在饿了的情况下也是不会放过的。其次,猪皮糙肉厚,蛇完全招架不住。人类害怕蛇,是因为它会咬人,尤其是毒蛇,在咬到了以后,就会因为中毒而可能身亡。但是猪的皮很厚,要比人类的厚得多,再加上体积也比较大,蛇想要咬它也不好下嘴巴,所以对于猪来说影响并不大。猪是蛇的天敌,因为猪是由野猪进化而来的,本来饿了就有吃蛇的习惯,所以猪不怕蛇,反而是蛇的天敌。

全国猪价

相关推荐

勺嘴鹬是几级保护动物?是不是鸟中熊猫?为什么会濒危?

勺嘴鹬是一种小型鸟类,因嘴巴末端呈铲形,像一把小勺子而得名,那 自带饭勺的小鸟勺嘴鹬是几级保护动物 ?是不是鸟中熊猫?为什么会濒危? 一、勺嘴鹬是几级保护动物? 勺嘴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自然...

2022-11-22

江豚是几级保护动物?钓江豚犯法吗?

江豚是江豚属中唯一的淡水亚种,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中,在地球生活已有2500万年。那么, 江豚是几级保护动物?钓江豚犯法吗? 一、江豚是几级保护动物? 江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

2022-11-22

骡鸭能长多少斤,骡鸭是什么品种鸭

骡鸭养殖60日龄后体重可达3公斤以上,是较为优秀的肉用型鸭。具有耐粗易养、生活力强、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营养价值高、适合于填肥生产肥肝等特点。...

2022-11-14

如何鉴别老鸭的年龄

鸭子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给人类提供肉和绒毛。买鸭子时很多人要买老鸭,那如何鉴别老鸭的年龄? 可通过毛、喙、脚色、喉部气管等特点来鉴别老鸭的年龄。一般情况下,老鸭的毛很硬,没有光泽,翼窝下的羽毛全部长出,细小...

2022-11-12

养羊必做的五种疫苗

动物养殖过程中做好接种防疫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病害发生。那养羊必做的五种疫苗分别是什么? 养羊必做的五种疫苗分别是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羊四联苗或羊五联苗、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羔羊大肠杆菌疫苗、羊链球菌...

2022-11-12

家禽有哪些动物

家畜是被人类高度驯化的动物,是人类长期劳动的社会产物,具有独特的经济性状,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已形成不同的品种,那么,家禽有哪些动物? 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

2022-11-12

畜牧法对养殖用地有何规定?适用的对象是什么?看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已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那 畜牧法对养殖用地有何规定?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呢?看详情如下: 一、畜牧法对养殖用地有...

2022-11-11

紫荆树是什么

紫荆树是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俗名满条红,产于中国,在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广东、云南、四川、湖北西部、辽宁南部等都有分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2022-11-11

麝香鸭几级保护动物,麝香鸭是濒危物种吗?

麝香鸭是无危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2-11-10

2022年缅因猫多少钱一只?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品相怎么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人喜欢养宠物了,其中常见的是养狗、养猫等,而有的宠物价格很贵,且几乎有的都没听说过,比如近日出现价值23万缅因猫坠楼保姆被追责的事件,那 2022年缅因猫多少钱一只 ?优点和...

2022-11-09
点击查看 农业知识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