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人必看,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养猪网 养鸡设备 鸡场设计图

养殖好项目,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养殖创业,养殖人必看

热门关键词: 今日生猪价格  as  党章  王祥喜  
母猪 | 大白 | 长白 | 二元 | 杜洛克 | 排行榜 | 猪病用药 | 棉粕价格 | 菜粕价格
| 氨基酸价格 | 蛋氨酸价格 | 赖氨酸价格

首页 > 农业知识 > 正文

宠物蛇怎么养

来源:农业知识 www.yangji120.com/nongye/ 发布时间:2019-08-21

现在养蛇当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怎么养的,那么宠物蛇怎么养呢?一起来看看吧!

宠物蛇怎么养

一、宠物蛇类型

最常作为宠物饲养的蛇有赤链蛇、黑眉锦蛇、乌梢蛇、王锦蛇等许多蛇种。

不适合新手养的蛇:翠青蛇(暴毙王)、玉斑丽蛇(美女蛇)、颈棱蛇等。

1、赤链蛇

是是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又称火赤链,链蛇属于无毒蛇。是一种常生活于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的蛇。

2、黑眉锦蛇

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黑眉锦蛇别名家蛇﹑秤星蛇﹑菜花蛇(虽王锦蛇也称菜花蛇,但四川、贵州一带称黑眉锦蛇为菜花蛇)﹑黄颌蛇﹑枸皮蛇﹑黄喉蛇﹑慈鳗﹑黄长虫﹑广蛇等。

3、乌梢蛇

又名乌蛇、青蛇、乌风蛇、乌梢鞭、乌药蛇、黑乌蛇、黑花蛇、水律蛇、剑脊蛇、一溜黑等,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是典型的食、药两用蛇类。

二、宠物蛇怎么养?

1、需要挑选适合驯养的蛇,并不是所有蛇都适合当宠物来养,最好选择人工养殖的幼蛇;

2、准备一个箱子,放上水盆、垫材等,将蛇放入,注意防逃和通风;

3、宠物蛇一般只吃活物,可喂鼠、小青蛙等。

养蛇还要注意温度,几乎每一个人工繁殖的蛇都要加温到25度到28度,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2度,最低温度不要超过20度。一旦温度减少到十几度或几度的时候蛇就开始不进食或进入冬眠状态。

全国猪价

相关推荐

白菜价格最新行情2022:现在一斤多少钱?为什么便宜?

随着冬季的逐步来临,很多人也开始储存冬季蔬菜了,其中白菜、萝卜、大葱等是储存最多的几种,那 白菜价格最新行情2022是怎样的 ?现在一斤多少钱?为什么低? 一、白菜价格最新行情2022是怎样的? 1.矮白菜 在河北邯郸...

2022-11-16

2022大葱价格今天行情:现在一斤多少钱?

一到冬季,北方部分地区就开始冬储蔬菜,其中白菜、大葱是储存最多的,其中冬储大葱又降价了,且今冬葱姜蒜价格也非常亲民,那 2022大葱价格今天行情是怎样的 ?现在一斤多少钱? 一、2022年大葱价格今天行情是怎样的?...

2022-11-16

吊金钟怎么摘心

吊金钟别称铃儿花、倒挂金钟及灯笼花等,形如倒挂金钟,故而得名吊钟花。吊钟花蜜为蜂鸟的主要食粮之一。那吊金钟怎么摘心? 吊金钟小苗生长到10cm左右进行第一次摘心,促进新的枝芽生出。当新的枝条长出8片叶子时进行...

2022-11-16

广玉兰怎么施肥

春季施氮肥,如尿素等,起到提苗的作用。夏季花后可以施点复合肥,补充营养,促使花芽分化。秋季一般就不用施肥了,冬季施有机肥,为来年的生长做好准备。施肥采用穴施,在树根的周围放射性的开三个沟,将肥料放入放射...

2022-11-15

土蜂怎么过冬

土蜂可采用抱团取暖的办法来过冬。当巢内温度低于13℃时,它们就互相依靠。围着蜂王紧紧结成一个球形团,防止降温,互相取暖。温度越低,它们结团越紧。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的温度竟能保持在二十度以上。...

2022-11-15

耕地怎么施肥

深翻土地之际需要施一些基肥,等植株慢慢生长后再进行喷灌。耕地种植品种不同,施肥量也不同,根据日常生长情况酌情施加氮肥;施肥完成后要注意浇水量的控制。...

2022-11-15

花儿怎么施肥

给花儿施肥要根据具体种类以及生长情况来进行。观叶型植物可以多添加氮肥,观花植物可以调节肥水比例;生长期间如果植物叶子颜色暗淡,要及时补充肥料,每次施肥后及时浇水。...

2022-11-15

炭灰怎么施肥

在使用炭灰施肥时,需要将一些颗粒比较大的木炭块筛选出,最好是用工具将其弄碎之后使用。或是提前将其磨成粉状,这样方便后续工作。炭灰施肥多用在绿植中,用量不宜过多。...

2022-11-15

怎么给墨兰施肥

墨兰施肥需要根据季节以及生长情况而定。秋天和冬天由于气温较低,墨兰生长速度变慢,可以20天为周期使用一次肥料。春天温度适宜,施肥约一个月一次。施肥时可以配合浇一些清水。...

2022-11-15

盆栽桃怎么过冬

种植盆栽桃树在过冬时,可以将盆栽桃树移到室内养护,也可以将盆栽埋入地下养护。冬季桃树会进入休眠期,但是这个时候也要为它适当进行浇水,一般半个月左右浇一次水就可以了。注意控制好养护环境,不要让温度忽高忽低...

2022-11-15
点击查看 农业知识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