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报道:近期,在中美关系缓和期间,中方扩大美豆和巴西大豆进口,而饲料需求不温不火,导致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豆粕价格维持弱势振荡,夯实了底部行情。随着豆粕基本面潜在利多逐渐释放,豆粕市场中长期趋势呈现偏强走势。 据路透社报道,中美首席阶段贸易协定约摸推迟至明年,因中方维持请求美方必须废除之前加征的一些关税,而美方允诺废除原准备在12月15日加征的关税,但并未断定废除之前的关税。市场焦点重归中美贸易谈判问题上,随后中美双方经贸高级辞磋商牵头人对话,释放出谨慎乐观的踊跃信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经贸环境趋缓期间,中国商贸企业加速采购美豆。海关数据显示,10月中国从美国采购大豆量为114.7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6.7万吨。今年美豆对华出口量显然好于去年同期,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总量高达931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1.7万吨提高17倍,但依然远低于常年均值。 尽管贸易谈判牵头人分辞释放了达成首席阶段贸易协定的踊跃信号,但市场依然生怕贸易谈判再生变故。因此,在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前,驱使中国买家持续买入巴西大豆。贸易商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厂商11月已经尽成采购量接近800万吨,并且持续买入20—30船巴西大豆。国内厂家踊跃买入南美大豆兑现良好榨利,但随着南美大豆供赠枯竭,而美豆进口量隐忧,届时中国厂家采购节奏将会放慢。 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丰厚,油厂踊跃买入。按港口分销大豆均价对应的盘面1月合约豆油和豆粕,折算成压榨利润在180元/吨左右。在利润高企刺激下,11月国内油厂开工率持续归升。咨询机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沿海油厂豆粕库存为34.26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了67.53%,厂家库存降至6年低位;油厂豆油库存为102.4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减少37.6%。在油厂开机率维持在中等水平,和豆粕库存下滑至同期低位支撑下,豆粕价格破位下跌的约摸性将减小。 目前生猪供赠阶段性偏紧,驱动中长期猪价依然强势。截至11月21日全国猪均价32.78元/千克,环比减少9.96%,较去年同期大涨147.5%;自繁出栏盈利2220元/头,环比减少15.9%,同比增添247.04%。国内猪价居高不下,制约了鲜肉市场的消费需求,而冻肉出库踊跃,存在冻转鲜的迹象,拖累了猪价上涨速度。但南方生猪供赠偏紧,驱动南方猪价有潞傍上涨的迹象,对猪价构成较大支撑,短期猪价企稳为主,中长期趋势上涨格局不变。 全国规模养殖场生猪产能底部归升。数据显示,10月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存栏环比增长0.5%;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7%,生猪存栏环比止跌归升。其中,东北、西北和黄淮地区生猪恢重较快。随着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添,意味着在疫情防控力度加强和疫情稳定的情况下,明年上半年生猪产能将趋于稳定。 综上,此前美豆和巴西大豆进口通道顺畅,而国内生猪养殖重养进度偏慢,供增需减一度打压豆系价格。在豆粕价格经过暂时的归调后,随着利空因素被市场消化,豆粕价格趋于稳定。对于后市,生猪、禽类养殖利润高企,提振养殖户补栏的踊跃性,其中禽料需求持续向好提振豆粕消费需求,豆粕成交量改善,叠加豆粕库存维持在低位,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因此,豆粕走势不宜过度看空,豆粕价格夯实底部,中长期潞傍保持强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