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周五晚间闪崩之后,本周开始国内大宗商品走势浮现分化,其中之前走势很强的黑色系列表现弱势,有色金属涨跌互现,农产品调整之后于昨日重拾升势,不过兴许是因为之前没有多少涨跌,又兴许是市场人士看涨豆油多于看涨豆粕的缘故,在这次系统性风险中大连豆粕表现平平,在上涨时尾随另外品种上涨,但幅度不大,下跌时尾随另外品种下跌,幅度也不是很大,而今M1701合约更是在2850-2950元区间展开颠簸调整,颇有众人皆醉我孤醒的感觉。 究其缘故,无外乎与豆粕相关信息多空交织结果,笔者总结了一下,发明近期影响豆粕价格的因素颇多,其中最主要因素有六个,利多因素是人民币贬值、交通运输效率下降和常态化的豆粕供应紧张,而利空因素是北美大豆丰产且产量超预期、南美大豆播种顺利且来年约摸会提前上市、美元指数自川普当选下一任总统之后持续上涨。 在大豆方面,美国农业部上周发布的11月报告显示,美豆新季收割面积维持8300万英亩不变,上调单产至52.5蒲式耳,高于预期的52蒲式耳,上调产量至43.61亿蒲式耳,高于预期的43.14亿蒲式耳,上调期末库存至4.8亿蒲式耳,高于预期的4.2亿蒲式耳。巴西官方机构数据显示,目前该国新作大豆播种尽成63%,高于去年同期的60%,其中马托格罗索州大豆播种尽成90%,预期产量会在1.01-1.05亿吨。由于播种顺利,该国大豆很有约摸明年会提前上市,加上北美大豆超预期的产量,届时卖压将会导致大豆弱势,从而拖累豆粕价格。 国内豆粕方面,目前现货市场仍是持续自9月开始的紧张态势,而运输效率下降延长了这种行情存在的光阴。最近天气预报显示,不久的将来会有一股寒潮自西伯利亚南下,不同于10月底、11月初那次,因为暖湿气流和副热带高压尤其强盛的缘故,这次是硬碰硬,寒暖气流要缠斗很久,雨雪范围空前硕大,因为寒潮很强,所以这次会有许多地方由雨转雪,就像下面这张动图演示的一样,随着寒潮南下,雨雪分界线不断往南推,约摸会向来推到湖北-安徽--江肆⒊内,包括北京在内,华北约摸是这次下雪的重点地区,冬月降温甚至雨雪天气浮现,会造成运输效率越发不佳。 宏观方面,人民币持续了10月初以来的走势,潞傍贬值,其中离岸价最高跌至6.8822,刷新了8年低位,货币贬值会导致大豆进口成本增添,进而提振粕价。自川普断定当选为美国下一任总统之后,美元指数并没有像市场此前预期那样下行,反而由于川普号召的保护本国利益的保守主义政策,美元指数在下探之后迅速反弹,持续走出几根阳线并于昨晚再次打破100大关,创近10月新高100.260,由于美元的升值打压大豆期价,也会拖累响美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集体来看,利空因素影响是长远的,但就近期而言,因为人民币持续的贬值,豆粕01合约在2850-2880元区间获得支撑后开始新一轮反弹,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天气因素导致运输效率进一步下降的问题,和冬月豆粕需求不佳的问题(由于大豆到港量增添,冬月是豆粕需求淡季),因此豆粕供应从紧张变成宽松这个过程需要重点关注,几乎可以断定的是,随着光阴的推移,豆粕现货与期货价差从现在的350左右缩窄是一定的,但由于现在市场供应紧张,今年是小年,冬天运输效率下降,下游提前备货,价差虽会缩窄,但下方空间也会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