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假期结束,油强粕弱格局日益显然。目前豆粕抗跌性较强,处于弱势振荡中。9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偏低,节后开机率恢重徐徐,国内油厂浮现挺价待售心理,现货行情企稳,局地小幅下跌10-20元/吨。虽然美豆丰产压力仍存,但由于国内基本面向好,即使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利空,短期内豆粕下跌幅度约摸也太大。从中长期来看,美豆收割压力逐渐释放,进口豆到港充裕,油厂开机率升高,四季度下游养殖业需求不强,豆粕行情或持续走弱。 市场静待10月供需报告 外盘方面,业界等待10月供需报告数据,美豆市场交投清淡。市场预计报告偏空,分析师以为报告中2016/2017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估在42.86亿蒲式耳,年末库存预估将被上调至4.13亿-4.15亿蒲式耳,单产均匀预期在51.5蒲/英亩。美国大豆压榨产能饱和,需求上调空间小。 若最终单产和结转库存上调幅度不及预期,美豆短线或因利空出尽而反弹,上方压力位于980-1000美分/蒲式耳;若高于预期,则后市美豆行情不容乐观,或测试900-920美分/蒲式耳支撑位。 货源紧张局面或在11月缓解 国内基本面,9月国内主流油厂压榨量同比减少18%、国庆期间开机率低,导致豆粕现货货源紧张。目前多地油厂有停机准备或正处于停机状态中,华北供应紧张局面或持续至11月,广东地区货紧,也令广西及福建地区豆粕销量增添。据统计,截至10月9日,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较节前减少8.48万吨,降幅14.68%。 然而,10月进口大豆到港高于预期100万吨左右,供应紧张局面或于11月中上旬缓解。11月大豆到港量预期在730万吨,12月到港量最新预期维持在830万吨,油厂原料充裕,豆粕逐渐下落概率大。 操作上,投资者可轻仓持有买油卖粕套利,单边持振荡思路,察看2800元/吨附近底部支撑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