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公司一开始劳资关系是领导每个月月底就发工资,这种模式无论员工还是公司领导都很惬意,因为前者能够按时获得劳动报酬,后者获得金钱买不来的卓著信誉,所谓活水方能长久,公司人员总是不断流动的,一段光阴后公司领导发明,一些新来的员工在领玩薪水后就会走人,因为是新来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为公司发明价值,这对公司来说无疑是尤其吃亏的。斟酌再三,领导决心设计新规,把本来每个月按时发放的薪水推迟几天发放,这样做可以让那些想靠短光阴在公司的人忧患已经工作了几天的报酬是否发放,领导也可以借此发明那些有长光阴待在公司意愿的人。一段光阴后,领导发明这个主意效果不错,但感觉薪水再往后推迟几天发放效果会更好,于是规定每个月的薪水会在下个月的某日准时发放,并且大力推广,在领导压工资和员工内心抱怨的过程中,最终新的劳资关系形成。 哲学上讲,事物总是具有相如性的,毫无迷惑豆粕产业也向来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发展,以近几月为例,7月初期价崩盘之后,整个7-8月期价数次反弹,但幅度一次比一次小,重心不断下移。在慈缵间,伴随着美农季度库存报告数据中性偏空,北美产区天气良好,潞傍大豆生长,并且拉妮娜没有到来,市场对北美大豆产量增添的预期好于需求增添的预期;豆粕市场由7月初的多数看涨,逐渐转为看涨看跌各半,至8月下旬市场看空气氛已经尤其浓厚。由于期现货价格均弱,下游提货徐徐,为了缓解库存压力,工厂业务员天天催促其客户要按时提货,但下游消极对付,甚至延期提货,最终导致了多数工厂胀库。 工厂在为难的胀库中度过八月下旬,来而不往非礼也。9月历来是陈豆和新豆的交接月,按照往常照例,国内多数工厂是要大规模检修的,理论上会导致国内豆粕供应减少,此外月初G20峰会导致长三角工厂停产3-5天,20号的交通新政策实施前市场多备现货,和美国陈豆剩余不多,加剧了豆粕市场本就供应紧张的气氛。天时人和都很好,工厂没理由不炒作,于是我们看到整个9月期间期价涨,现货涨,期价横盘,现货涨,甚至期价小幅下跌,现货还是涨。以华北为例,至9月下旬豆粕现货与期货价差已经由月初的80-100元扩大至350-400元高位!伴随而来的便是现货市场多空双方都痛苦,后者因补不到货而无法向其下游交代,而前者虽然有多单,但由于工厂供应紧张,无法全额执行合同,只能执行一部分,这时做多者为了赠下游交货或者为维持合同的轮转,只能从工厂加大采购量,最终结果是,下游手里有大量的合同等待执行或者潞傍向下游转移,而此时对于工厂来说,执行合同也好,潞傍饥饿营销也罢,均立于不败之地! 写到这里,笔者想要表示的意思已经很清晰,即豆粕产业的行规向来在悄然且不断地改变。其实不仅豆粕,所有行业的行规都是不断改变的,改变由行业内强势者发起,弱势者或者遵守,或者离开,最大受益人必然是行业内的强势者。对于豆粕从业者来说,近几年豆粕行业经历了工厂下游共担风险,到工厂只赚加工费市场基差盛行,再到现如今工厂把风狭ⅰ全转移到下游期现货严重背离,行规不断变幻,不变的是最大受益者。正如文章开头所述,本次豆粕行业内的博弈最终会在工厂压现货款和下游内心抱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行规。新规能维持多久不得而知,当维持不下去的时候,更新的行规就会浮现,兴许在未来某一天,你去买一吨豆粕,发明只需要交一吨豆粕的钱,而且还能准时提货,那时请不要感到诧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