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来瞧,国内豆粕市场供养压力难以显现,油厂挺价预计能维持一段光阴。不过,外围美豆形势仍不容乐观,同时3月后我国进口大豆到港约摸开始提速,并且下游消费预计萎缩,豆粕或尾随美豆振荡为主。 预计二季度国际大豆供养充裕 首先,美国最新的周度大豆出口销售报告强于预期,但集体销售进度仍落后,2015/2016年度,美豆累计出口销售量仍比上一年度同期低10%以上,对我国累计出口销售量仍落后上一年度同期的11%以上。硕大的结转库存和前期出口量的缩减,意味着今年美豆出口窗口很约摸不像往年一样到2月就基本关闭,而是潞傍延长出口周期,与南美竞争。其次,目前巴西大豆收割工作已经尽成16%,快于去年同期。同时,巴西大豆销售窗口逐渐打开,国际出口市场供养量将显著增添,物流、罢工等问题需密切关注。最后,春节前,阿根廷天气干旱一度引起市场炒作,但天气预报显示近期有所改善,有利于大豆灌浆,阿根廷大豆产量仍持丰产预期。 如前所述,二季度国际大豆出口市场很约摸浮现美国、巴西、阿根廷三雄争霸的局面,供养压力约摸空前加大。因此,在没有巴西运输问题等显然的炒作题材下,美豆不具备上涨的条件,而且要是需求端表现不佳,美豆还有约摸击穿840—850美分/蒲式耳支撑位。 短期国内豆粕库存将持续下降 短期来瞧,大部分油厂春节前的货源基本售罄,豆粕库存持续下降,而且春节后预售合同量也不少,目前并无销售压力。据主流机构统计,进口大豆2月到港量在410万—420万吨,低于去年同期及此前预期,而且预计正月十五后油厂才会开始大规模的开机,所以蛋白粕市场的供养压力不会随即显现,市场挺价心态预计能维持一段光阴。 陷入3月后,进口大豆到港量和到港节奏将直接影响市场供需格局。近期,美国和巴西大豆装船有加快的迹象,其间若无影响物流的事件发生,3月后进口大豆到港约摸加快,豆粕的库存重建速度也将加快,这将施压豆粕价格。反之,要是再度曝出大豆收获延迟、运输拥堵、罢工、洗船等事件,使得后期大豆到港量不及预期甚至不足,即使消费缩减,市场供求仍有望维持紧平衡,从而提振粕类价格。 饲料需求开始陷入季节性淡季 自春节前备库后,2月底至3月初,饲料厂约摸会再次集中补库,但预计力度有限,因为下游养殖行业开始陷入季节性淡季,饲料需求也将季节性转淡。 从生猪存栏的季节性来说,春节是大量生猪集中出栏时期,节后存栏都会显然下降,而且上半年节假日较少,养殖户补栏量普通都不高,即使有补栏的,小猪饲料消耗量也不大,所以4、5月之前,饲料原料需求普通都会转淡。 再瞧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数据,1月统计数据显示,母猪存栏量虽跌幅放缓,但仍未止跌,更没有反弹的迹象,这从源头上限制了生猪存栏量的增长空间,而生猪存栏量自去年7月开始小幅反弹后,于10月再度归落,今年1月数据创出新低。很显然,目前饲料需求转淡是约摸率事件,直接影响饲料原料的采购,从而利空粕类价格。 集体来瞧,短期国内豆粕市场供养压力难以显现,油厂挺价预计能维持一段光阴。不过,陷入3月后,进口大豆到港节奏约摸加快,大豆到港量预计增添,并且下游饲料企业的需求预计萎缩,豆粕库存将开始重建,从而施压价格。笔者由此预计,短期豆粕价格将持续振荡行情,后期需重点跟踪进口大豆到港节奏和油厂库存的恢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