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人必看,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致富 猪品种 猪病诊断 猪场设备 政府政策 市场分析 养猪行情

养猪人必看_今日生猪价格_2022年生猪价格行情预测_猪价格今日猪价_生猪价格网

热门关键词: 今日生猪价格  as  党章  王祥喜  
母猪 | 大白 | 长白 | 二元 | 杜洛克 | 排行榜 | 猪病用药 | 棉粕价格 | 菜粕价格 | 氨基酸价格 | 蛋氨酸价格 | 赖氨酸价格 | 生活

拍卖形同“车轮战” 高昂豆市“大逆转”

来源:养猪人必看 www.yangji120.com 发布时间:2020-07-29

  上周两天三次国产大豆拍卖,国储地储齐登场,形同“车轮战”,严重“碾压”国内高昂的豆市,使其行情浮现急剧反转,多轮拍卖叠加影响,国内大豆现货行情也将步入下行通道。

  国储大豆拍卖经历前8轮所有成交之后,7月23日、24日,中储油总公司和黑龙江省粮食存储公司不失时机地加快投放节奏,两天三次进行国产大豆拍卖。

  7月23日国储投拍量6.53万吨,底价4900元/吨,四成流拍;7月24日上午的拍卖成为启拍以来最大亮点,准备拍卖2017、2018年产大豆6.113万吨,所有流拍。当日下午,黑龙江省储大豆9.984万吨投拍,以4480元/吨、4500元/吨和4520元/吨三个不同的底价放出,其结果不尽人意,成交率仅11.26%。

  截至发稿时获悉,7月28日上午,黑龙江省级储敝伢豆潞傍对上轮流拍的8.86万吨举行第2轮拍卖。黑龙江省储在网上发布公示不到1小时,国储拍卖信息即在中储粮网上浮现,即7月29日上午潞傍对产于2017、2018年的5.8112万吨大豆进行第11场投拍。

  鉴于上周的拍卖情景,预计国储和地储本周的拍卖底价均有下调约摸,拍卖价格仍会沿跌势运行,其恐慌情绪会抑制参拍主体介入,流拍量将依然较大。自此,现货市场行情受多轮拍卖价格下跌影响,也会逐渐陷入下行通道。

  国储地储齐登场 价格比拼添乱象

  至7月24日,国储大豆已举办10轮专场拍卖,从第6轮起,轮次间成交价格均呈跌势,与最高的第5轮5460元/吨相比,累计跌幅已达560元/吨。许多市场人士称,若不是地储此时登场,也许现状不会这么惨淡。若按地储成交价加上贴水贴杂后折算,国产大豆拍卖价格跌幅已达760元/吨。本周的拍卖结果,或进一步加剧东北豆市的乱象。

  市场化经济对两家投拍主体发挥了硕大效应,谁抢先占领商机就会成为赢家。上周第8轮拍卖后,迟迟不见新的拍卖公示,赠豆市平添了许多猜测。许多人以为价格下跌后,国储拍卖会稍作休整。未曾想7月20日下午黑龙江省地储发出“预拍”公告,该公示时隔不足1小时,相关网页又被撤归。紧继而就是国储23日、24日的两场拍卖公告,打乱了人们的多种揣测。直到下午近18时,地储投拍公告“正式亮相”。

  因国储7月23日拍卖底价仍按之前的4900元/吨运行,浮现大量流拍;24日底价维持不变,结果所有流拍。地储在拍卖前1个多小时,将拍卖底价视不同区域分为4480元/吨、4500元/吨和4520元/吨。尽管地储拍卖底价与国储形成硕大“鸿沟”,却没有获得显然效果,反而令参拍主体更加恐慌,其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上周,国储、地储合计投拍国产大豆总量22.2742万吨,成交总量为5.0511万吨。其中,7月23日国储投拍6.5304万吨,底价4900元/吨,最高成交价4950元/吨,最低成交价4900元/吨,均匀成交价4916元/吨,成交率60%;24日国储投拍6.1125万吨,底价为4900元/吨,所有流拍;24日黑龙江省级2018年产存储豆投拍量为9.984万吨,最高成交价4520元/吨,最低成交价4500元/吨,均匀成交价4504元/吨(实际均为底价成交),成交量为1.1238万吨,成交率仅为11.26%。

  至此,两级存储主体累计投拍68.35万吨国产大豆,总成交量为50.7711万吨。目前为止,投拍成交后的粮源出库率仅在30%~35%之间,之前高拍的粮源,除2017年粮源较好、有部分参拍主体执意挺价外,其余多数主体都浮现低于当时拍卖价200~300元/吨不等的“甩单”。值得说明的是,随着拍卖价格大幅走低,2017年产粮源虽好,但价差越拉越大,挺价压力骤增,持有这类粮源的贸易主体应具备“早卖少亏,晚卖多亏”的心理准备。

  受拍卖价格大幅下行影响,现货市场受到拖累,其跌势虽没有拍卖粮那么凶猛,但大多数持粮主体有“你不卖他卖”的心理,以致现货价格呈现显然混乱局面。蛋白含量39%~40%的普通商品塔豆区域价格相差较大,至上周末,主流装车报价5360~5400元/吨;臃适类高蛋白品种和分离的大粒型商品豆装车价在5460~5660元/吨之间。

  目前,现货豆“兜售”现象加剧,现行拍卖陈豆的价格与之前有较大差异,后拍的价格优势制约先拍的豆源释放。现货市场如出一辙,“今天不卖明天再跌”这种趋势近期无法改变。入关的俄豆价格同样逐日下调,其质量与东北豆接近,替代效应显然。

  本周,东北豆市受持豆主体恐慌情绪加剧的影响,迈进下行通道已成定局。经营商不要片面以为后期好粮源会缺,“攥着不愿松手”的心思只会增添亏损面。因价差较大时,加工企业或市场经营商为规避风险,会倾向于采购价格优势较大的豆源。

  产区豆源已见底 尾市行情显坚挺

  在东北大豆行情涨幅过快的6月下旬,关内各产区因价格优势显然,市场倾向于采购关内大豆,关内豆库存压力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目前各地收购均已停止,少部分商户有一两车粮源,方圆几十公里内的同行都一清二楚,足以证明粮源已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东北拍卖价格大幅走低后,关内却浮现挺价现象,多因终端需求主体过早观望湖北新豆所致。

  受持续洪涝影响,水运费率浮现较大涨幅,江、浙、沪、闽距关内豆区较近,前期侧重于以汽运形式采购关内豆。持续降雨致灾情扩大,长江防洪形势严重,令部分港口作业被迫关闭。安庆港到达的加拿大进口非转基因大豆,均是经营商之前订购的,至上周末,港口受水灾影响已长达22天停止装卸。手持订单的客户心急如焚,赠加工企业的供货合同因无法提货,惟独亏钱选购高价的豫、皖产区豆补充。

  赠关内豆行情带来支撑的另一个因素是,各地市场侧重各类进口豆销售,但单一使用会导致豆制品质量下降,许多加工网点选择搭配关内豆使用,除能够提升豆制品“筋道”外,“裹水”效果显然,在高温天气下,能延长豆制品销售期间的质量。

  至上周末,河南周口、漯河、许昌地区高达95%的收购网点处于停业状态,个辞商户余林伢多不够整车,商户间相互配车外发后,将在7月底全面陷入休市;永城地区有少量余豆,装车价格也较坚挺,在5840~5860元/吨之间。安徽阜阳太和装车价5800~5860元/吨;涡阳、淮北、宿州持有两三车以上粮源的大户屈指可数,装车报价为5900~5960元/吨,个辞商户甚至有卖6000元/吨的意向。

  江苏、山东各地整车外发的商户也较少,市场对不同品种均有找购。各产区价格已失去参考性,粮源均已见底,表面上看近日没有过多风险,但依然建议持粮主体适当缓释挺价心理,力争在8月15日前全面清库,之后价格或有较大幅度归调。

  湖北新豆初亮相 质差价高需提防

  南方市场观望已久的早豆,已在部分区域如期上市。由于持续强降雨导致部分豆棵倒地较久,土壤含水量较大,僵籽(如水浸豆)和霉变籽占比较大。启动收购的区域仅江陵、洪湖、监利有个辞商户“捷足先登”。因劣质豆占比在30%左右,商品性极差,毛粮收购价多在5300~5400元/吨之间,经筛选后装车成本价在5900~6000元/吨,质价显然不被市场接受。值得说明的是,这些上市的早豆并非“早熟一号”,而是“杂花豆”类。

  真正较早上市的“早熟一号”品种,在汉江北部的天门市张港和蒋湖镇,8月11日前仅有9万~10万亩能够收获上市。上周在降雨空隙有不少农户踊跃抢收,其质量与预期一致,在棵上形成的僵籽和烂籽占20%,倒状严重的田块占30%。目前,启动收购的网点除产区乡镇外,毗邻的夏场镇也有多家商户开秤收购,毛粮收购价在5300~5400元/吨之间。因水分偏大,劣质豆较多,经比重筛选后,能作商品的豆源装车报价6100~6200元/吨。目前询价者多,真正成交的较少。

  提醒产区和市场收购主体,因持续强降雨造成劣质籽较多,且是在降雨空隙抢收的豆源,大豆自然水分偏高,加上长光阴阴雨寡照抑制蛋白合成,近期上市的大豆出浆率均较低。即便“早熟一号”品种,也与往年大相径庭,甚至连正常的中晚熟品种出品率都赶不上。因此,产区现行价格与质量难以合拍,若不调整,则会浮现市场风险。

  从上周末至本周末,湖北豆区将再次经历持续降雨,收割将再度中断,对大豆质量来说“雪上加霜”。从产区中长期天气趋势看,8月初天气绿澍转好,而8月11日前能收获上市的豆源质量难以保证。8月15日后湖北汉江平原或有大批臃适豆源集中入市,固然这种预判为时过早,仍需关注天气变幻。

全国猪价

相关推荐

新豆收购价格能否跌破2.5?

近期,东北大豆市场价格稳中偏弱,由于疫情管控影响,各地出货困难,优质豆源市场流通速度也并不是很理想。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更有甚者报出2.5元/斤的毛粮收购价格,这让本就冷清的新豆市场更是蒙上一层迷雾,粮商、豆农...

2022-11-24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11月上半月中国大豆进口实际装船63.00 万吨 同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最新数据显示: 11月 1 日-15 日中国大豆进口实际装船 63.00 万吨,同比下降 34.72%;本月进口预报装船 106.97 万吨,同比下降89.34%;下月进口预报装船 6.39 万吨,同比下降 99.17%。 本期实际到港 239....

2022-11-23

大豆到港量快速回升、油厂开机明显增加 预估本周压榨量增至200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10 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 74 万吨,同比增加 21.4%,1-10 月累计进口 443 万吨,同比减少 50.2%。其中进口棕榈油48 万吨,同比增长 33.5%,1-10 月累计进口227 万吨,同比减少 39.8%;进口菜籽油 8 万吨...

2022-11-23

大豆中期走弱趋势难以变化

在现货价格大幅下跌之前,出台大规模收储政策的概率较小,且农户销售进度偏慢令销售压力后移,供大于求的预期持续施压远月期价。 自2022年10月国内新作大豆增产上市以来,豆一期现市场均呈单边弱势下行走势,11月中旬期...

2022-11-23

后期大豆到港量增加、下游采购观望心情较浓 预估豆粕现货价格仍面

近日随着进口大豆集中到港,华北地区油厂开机率明显提高,但下游观望心情较重,提货不积极,油厂供应增加,贸易商出货困难,现货价格大幅下跌。11 月 17日,华北豆粕报价 5200-5250 元/吨,比前一日下跌 150~200 元/吨...

2022-11-23

进口大豆相继到港 国产豆价不保?

近日,进口大豆相继到港,预估12月份将是大豆集中到港期。美豆1月1452美分,12月装船美豆贴水360美分,理论成本5362元/吨。届时进口豆源上量,叠加近期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进口成本降低,国内新豆市场价格或有不同程...

2022-11-23

国产大豆优势明显 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近几年,我国大豆需求总量持续攀升,但由于人多地少,种植规模有限,大豆供应已经成为粮食安全短板。因此,提升我国大豆产能势在必行。 令人振奋的是,由于国家大力支持国产大豆产业发展,国产大豆产量持续呈现增长态势...

2022-11-11

大豆到港和压榨依然偏低但豆粕需求较好 预估库存将继续下降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我国进口大豆413.6万吨,比上月的771.5万吨减少46.4%,比上年同期的 510.9万吨减少19%。1-10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7317.7万吨,同比减少7.4%。月度进口量为2014年10月进口 410.3 万吨以来的最低...

2022-11-08

中储粮进博会签约采购进口大豆1000万吨

11月6日上午,中储粮集团公司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进口大豆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储粮集团公司所属油脂公司与ADM公司、先正达集团、佰达济集团、中粮国际公司、路易达孚集团、邦吉公司、嘉吉公司等供应商...

2022-11-08

10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降至2014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周一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大豆进口量为414万吨,较9月份的772万吨降低46.4%,较去年同期降低19%,创下2014年10月份进口410万吨大豆以来的同期最低进口数据。 今年头10个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7318万吨,同...

2022-11-08
点击查看 大豆价格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