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如果养殖不当,可能会糊肛,如果不能处理得当,会导致小鸡消化不良、生长缓慢和成活率低。那么,小鸡糊肛了怎么处理?
小鸡糊肛要看是病理性糊肛还是管理型糊肛。如果是由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鸡法氏囊病毒等细菌和病毒造成的消化系统紊乱,出现白色稀粪等附着在泄殖腔周围羽毛上,造成小鸡糊肛,需要根据疾病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治疗。如果是由于应激、温差、饲喂、饮水管理不当及饲料选择不当造成消化系统紊乱,小鸡出现糊肛症状,需要做好相应管理工作。 1、病理性糊肛 主要由沙门氏菌(鸡白痢、鸡副伤寒)、鸡大肠杆菌、鸡法氏囊病毒等细菌和病毒造成的消化系统紊乱,出现白色稀粪等附着在泄殖腔周围羽毛上,造成糊肛症状。需要根据剖检症状,结合死亡率、发病率、出现日龄等疾病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治疗。 (1)沙门氏菌:可在饲料中加痢特灵、青霉素、土霉素、磺胺脒等拌匀喂鸡,或者在饮水中加链霉素喂鸡。 (2)鸡大肠杆菌:给鸡喂抗菌药物,还可以给鸡进行免疫预防。 2、管理型糊肛 由于应激管理不当、温差管理不当、饲料选择不当、饲喂管理不当、饮水管理不当等造成消化系统紊乱,出现糊肛症状。 (1)刚出壳的鸡雏,自身的调节能力未发育完全,免疫力低,对外界的应激和变化不能及时调节,导致的消化系统病症,即排出的粪便稀稠,糊肛。 (2)雏鸡舍温度高或是湿度高,或者两者都高,小鸡的体感温度太高,会通过饮过量的水来给身体降温,造成粪便稀薄,粘在屁股上。 (3)雏鸡的开口饲料养分充足,含有许多的粗蛋白,而雏鸡中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弱,在饲料消化不良时,也会出现糊肛的情况。 (4)葡萄糖或维生素过量饮用,尤其是葡萄糖,会增加粪便粘性,导致糊肛。 对于管理型糊肛,需要做好应激、温差、初饮、开食、用药管理工作: (1)应激管理:雏鸡舍在预温时保持30-32℃,雏鸡上笼后逐渐升温至35-36℃,这一过程建议2-4小时完成,让雏鸡对舍内环境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2)温差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一天内的温差不得超过1.5℃,以利于雏鸡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糊肛。 (3)开食管理:应在出壳后的24-36小时开食,第1天可用泡软的小米或玉米碎渣开食,第2天可在配合饲料内添加1/2的玉米碎渣,第3天添加1/3的玉米碎渣,以后改喂全价配合饲料。 (4)初饮管理:应在雏鸡出壳后12—24小时内供水,连续2-3天给雏鸡供应5%-8%的糖水,不仅可以预防糊肛,而且可降低其早期死亡率。 (5)用药管理:开口药添加,一般选用肾毒性小的药物。使用时,应按照使用说明低浓度饮用,过量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