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唐宫夜宴为什么火 2021年,郑州歌舞剧院的一曲《唐宫夜宴》火出了圈。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营养打造出现代的艺术呈现,国人的文化自信在这曲舞蹈中凸显无疑。 10月10日晚,电视剧《我们这十年》正式开播,第一个篇章《唐宫夜宴》正是讲述的这段出圈的舞蹈背后的故事。 “舞蹈演员们幕后努力拼搏的故事很感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能看得出导演选的演员都是真正跳过舞的,每一个旋转跃动都是轻盈而灵巧的,曼妙的身姿后是一个舞者多年的苦熬。” 看完首播的之后,网友们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从前两集的内容来看,电视剧围绕大家熟知的元素展开,探索背后的发展脉络,让大家看到美轮美奂的视觉呈现背后所经历的起起伏伏,更加丰富了这只舞蹈的深度和厚度。 剧情注重细节呈现,点点滴滴都可以看出主创团队在背后付出的努力,节奏推进明快,通过现实和想象的双重呈现方式,使得剧情感染力十足,让观众忍不住想继续看下去。 “这一次我们在策划阶段,不仅仅考虑到国内的观众,还考虑到世界各地的观众,所以选择《唐宫夜宴》作为开篇,因为这个故事体现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我们一直希望新主流剧,不仅仅中国的观众能够喜欢,海外全球的观众也能喜欢。”《我们这十年》的总出品人傅斌星说。 唐宫夜宴讲了什么故事在哪里表演的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博物馆中,白百何饰演的舞蹈编导陈冉欣赏着馆中陈列的乐俑。一时间,陈冉仿佛来到了盛唐,和乐师们弹唱…… 10日晚,华策集团出品的时代报告剧《我们这十年》的首个单元《唐宫夜宴》在多家卫视和平台播出。首播的故事,就以爆款舞蹈《唐宫夜宴》为背景,讲述这支舞蹈以及背后郑州歌舞剧院舞者们的故事。 壹 牛年春节,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古典舞《唐宫夜宴》“牛气冲天”,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观众目光。 《我们这十年》播出的第一个单元,就以《唐宫夜宴》的故事为背景。 故事一开始便是70年代位于河南某地的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挖掘着文物。经过清理修复,这些文物最终变成了博物馆里一组乐俑。 镜头切换,白百何饰演的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陈冉,正静静欣赏着这一组乐俑,她脑海里浮现出《琵琶行》,渐渐有了《唐宫夜宴》这支舞蹈的影子。 镜头再一转,来到郑州歌舞剧院。演员们正在复排《水月洛神》这支舞蹈。 《唐宫夜宴》的主角,张慧雯饰演的舞者易文艳,正是以郑州歌舞剧院包括易星艳在内的多位舞者为原型。剧中的易文艳,辛苦多年仍然是替补,“为什么我只能跳替补?《风中少年》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才从替补跳到了主舞,这《水月洛神》又让我从零开始给别人当备胎。” 十多年后,易文艳终于从群舞跳到领舞,从主演跳到首席。跟她一起的舞者有的结婚生子,有的转行,有的晋升。只有她一直坚守在首席位置上从来没有停下。 有易文艳这种为了理想一直坚持的,也有林蓓蓓这样志不在此的舞者。林蓓蓓天赋甚高,却吃不了苦,认为即使成为首席,也就一个月六七千的收入,“穷哈哈的工作,就是悲剧。” 林蓓蓓一角,折射出当下一些文艺院团的现实,收入不高却要付出很多。这里的年轻人到底是继续坚持不值钱的梦想,还是跟现实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