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结构”则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应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一定的地理知识结构,促进地理知识的系统化,以达到最终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 高三地理知识点整理合集 1、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一般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 2、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气候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人类汹动。 4、凹坡通视,凸坡不通视。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高向低,等高线由密变疏为凹坡可通视;等高线由疏变密为凸坡不能通视。 5、在等温线图上,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相同的,即等温线往哪个方向凸,洋流就往哪个方向流。 6、正午太阳方位 太阳直射点在观测点以南,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方,北回归线以北全年,赤道与北回归线间超过半年,太阳直射点在观测点以北,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全年,赤道与南回归线间超过半年,太阳直射点在观测点上,正午太阳方位在正上方。 7、点、线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 由于地球的自转,点(日出点、日落点、地方时为0和为12点的点)线(晨昏线与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8、赤道附近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势高,降水量较少。 9、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不在赤道地区,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原因①地处热带②东南信风迎风坡②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10、南美洲西海岸的气候类型。 11、南美洲南段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西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迎风坡),东侧是温带草原(荒漠)(背风坡)。 12、日期 日期问题:从图中所给信息判断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与180°经线是一个突破口 判断新一天所占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两地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长度计算:是两地间过180°的弧的经度差:15° 13、正午太阳高度 (1)纬度变化: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靠近某点,该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远离某点,该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3)极值:特别注意南北回归线间地区的极值 14、特殊条件下经纬度数值的判断 (1)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值即该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也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 (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一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15、地球上对称点经纬度的判断 (l)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点):经度相对,和为180°。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是什么 记忆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是在大量的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要记忆大量的地理事实,诸如地理事物的名称、物产等等,成为区域地理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系统地理的学习中,也仍然免不了对具体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理论的实证部分。因此面对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必不可少地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