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生活,互联网中文知识库

高三 > 正文

文言文断句规律有哪些,有什么技巧

来源:高三 www.yangji120.com/life/ 发布时间:2022-09-14

文言文断句的六大规律:(一)凭借名词断句。(二)凭借对话断句。(三)借虚词断句。(四)依句式断句。(五)看修辞断句。(六)析结构断句。古代文言文没有标点,断句就是在阅读时将句子分隔开使之便于理解的过程。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文言文断句规律

文言文断句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名词、代词作主语,可在其前面断开;作宾语,在其后面断开。

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确定它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后,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即主语之前和宾语之后都要断出句读。

常见代词有:“我”(吾、予、余、我),“你”(尔、汝、女、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此)。

文言文断句规律二:找动词,定句读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文言文断句规律三:找虚词,定句读

虚词也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⑴句首的语气词 :“夫、盖、凡、唯、初、盍、夫、且夫、至若、若夫、斯、今、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噫”、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句尾词:也、矣、焉、耳、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3)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文言文断句规律四:察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常常用“曰”“云”“问”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文言文断句规律五:审修辞,定句读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多四六句,断句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⑴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3)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文言文断句规律六: 借句式 定句读

记住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文言文断句步骤

(一)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三)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四)注意句式,辅助断句

相关推荐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什么,怎么移动的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具体来说,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开始向北移动,到达北回归线后再向南移动,最后到达南回归线,然后再返回赤道,如此周而复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

2024-11-15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先读最后一道题目,可以让我们对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有初步了解。当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时,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法,先确定错误选项,从而对文章有个初步判断。 ...

2024-11-13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具体什么意思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以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

2024-11-09

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用法

“厌”字的含义丰富多样,不仅限于现代汉语中的“不喜欢”或“满足”。在文言文中,“厌”字有多重含义,主要包括压迫、满足和嫌恶等。具体的解释还需要看具体的句子结构和上下文环境。 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什么 在文...

2024-10-24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原理是什么

凸透镜成像顺口溜:“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核心原理在于凸透镜能够汇聚光线,并形成一个或多个清晰的像。根据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物距)不同,凸透...

2024-10-2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电压的关系是什么

串并联电路是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之一。串联电路是指电器或?电子元件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则是电器或电子元件并列连接形成的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更多相关内容,往下看吧。 串并联电路...

2024-10-2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基本特性是什么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价值通常被定义为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

2024-10-22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有哪些规律

辩证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辩证法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

2024-10-22

太阳高度角与纬度的关系,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什么

太阳高度角与纬度的关系是: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绝对值。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为h=90°-|φ-δ|。其中,h是太阳高度角,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

2024-10-22

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计算公式是什么

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2024-10-22
点击查看 高三 更多内容
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