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根据我们缴纳社保的累计总额和时长,退休后可以每个月领取养老金。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就强调要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那么,2021年养老金17连涨最新消息是怎样的?能领多少?怎么计算? 一、2021年养老金17连涨最新消息 2021年4月1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1年1月1日起,为2020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这是我国养老金连续第17年上涨! 二、2021年养老金17连涨能领多少?怎么计算? 1、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缴费水平和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和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从本人个人账户中支付。 2、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第1年缴费工资/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第n年缴费工资/第n-1年职工平均工资)÷实际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含利息)÷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其中: 实际缴费年限: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累计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 (注: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不能大于退休年龄) 以前年度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它是由参保人每年申报的缴费,工资数除以当地上年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得出缴费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如此每年计算一次,把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相加,然后再除以实际缴费年限得出的。 上年末个人账户储存额(元):用于记录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单位缴费中划转计入的基本养老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它是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以及跨统筹范围转移、退休前退保、退休前出境定居或死亡终结基本养老关系时,领取个人账户有关待遇的主要依据。 参保地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社会平均工资的演变。社会平均工资通常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通常分为年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一般由当地统计部门发布) 本年月缴费工资(元):月缴费工资是指可以纳入缴纳社会保险费范围的工资性收入,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缴费工资就是按国家统计部门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内发放的工资。 3、计算平台 (1)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支持城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测算。 具体步骤如下: ①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进入“待遇测算”栏目。 ②选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测算”后,选择您的参保类型并填写相应的参数,就可以预估自己的养老金。 (2)微信小程序“电子社保卡”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微信搜索框中输入“国务院客户端”,并点击进入。 ②在首页点击“电子社保卡”选项,领取你的电子社保卡。 ③在电子社保卡首页点击“全国服务”—“养老金测算”,按操作提示进行即可。 总的来说,按照我国目前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长短、缴费水平高低、个人账户金额多少、退休年龄的大小、当地职工平均工资高低都有直接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