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土地,有房子,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基本的保障,其中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那我们常说的农用地和耕地的区别是什么?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
一、农用地和耕地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从2020年1月1日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文件中找到区别: 1、指代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条规定: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2、包含范围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耕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由此可以看出农用地和耕地两者之间的区别:农用地包含了耕地,耕地只是农用地的一种,农用地的范围更广。
二、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 根据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条规定: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1、耕地分为水田、水浇地、旱地。 2、林地指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3、农田水利用地主要是灌溉和排水用地,农田水利兼及中小型河道整治,塘坝水库及圩垸建设,低产田水利土壤改良,农田水土保持、土地整治以及农牧供水等。 4、养殖水面是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专门用于水产养殖的坑塘水面及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